苕之华,芸其黄矣。心之忧矣,维其伤矣!
苕之华,其叶青青。知我如此,不如无生。
牂羊坟首,三星在罶。人可以食,鲜可以饱。
苕(tiáo):一种藤本植物,又名陵苕、凌霄、紫葳。茎节间有须状气根,可攀缘岩壁及它物而上。夏秋开花,花色初为黄橙色,至深秋转赤。华:“花”本字。
芸其:即“芸芸”,花朵繁盛的样子。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卷六:“言其盛非言其衰,故次章云‘其叶青青’。”又《裳裳者华》“芸芸黄矣”,《毛传》:“芸,黄盛也。”则此句是以凌霄花之繁盛反衬人的衰弱。本篇《毛传》言“将落则黄”,误。
维:副词,表示动作行为的理由,相当于“因为”、“只因为”。伤:悲伤。
青青:同“菁菁”。茂盛的样子。“青”通菁。
牂(zāng)羊:母羊。坟首:大头。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羊瘠则首大。”因身上瘦无肌肉,故显得头大。这句是比喻人。联下句看,应是由水中所见,比喻自己瘦削得只见一个头映在水中。
三星:即参星,二十八宿之一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参为白虎。”《尚书·璇玑铃》:“参为大辰,主斩刈。”白虎、斩刈分别含有食人、杀伤人之意,同过去民俗所谓“老天收人”的说法相近。《史记》等书之说见于记载虽迟,但应流传有自。罶:鱼篓。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罶中无鱼而水静,但见三星之光而已。言饥馑之馀,百物雕耗如此。”这句连上为文,言视水中之罶,唯见自己瘦如牂羊之头和三星。
鲜:少。
【品评】 反映中国几千年奴隶社会、封建社会人民生活之悲惨、历史事实之骇目惊心,没有超过这一篇的。
《诗序》说:“《苕之华》,大夫闵时也。幽王之时,西戎、东夷交侵中国,师旅并起,因之以饥馑。君子闵周室之将亡,伤己逢之,故作是诗也。”认为幽王时之作,虽无明证,也与当时状况相合。但是否同战争有关,从诗中看不出。清代李光地《诗所》说:“困于饥馑者之作。”合于诗意。自然旱、涝、蝗都会形成灾荒,而天灾也往往随人祸生。联系各方面看,以产生于幽王之时可能性为大。
陵苕在夏秋之间开花,为黄橙色。至深秋变赤。则诗作于夏秋之间。按说在此季节夏粮才收,秋粮有望,积有先一年秋粮者急于出手,民间不应有严重的饥馑。但此诗所写正是在夏秋之间。虽然洪水、久旱造成夏秋时饥荒的可能性也有,但持久的战乱、无休止的劳役造成田园荒芜,加上赋敛沉重而造成人无所食的情况历史上更为多见。诗人以“苕之华,芸其黄矣”起兴,表现出劳动人民在一年中最能得到吃饭保证的夏秋之间,竟无所食。诗用反衬法,正反映出这种极端不正常的现象。
“知我如此,不如无生”,是完全看透了当时社会之语。诗人到世上来,完全是受罪。这两句的深刻处在于不仅看到“死”,还想到了“无生”——不要到这个世上来。由“知我如此”一句可知,这“不如无生”不是指的死去,而是指不要到这个世上来。这里充满了哲理,反映出对当时整个社会的看法,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。我们也由之可以看出,诗人经受这种极端困苦的生活,已经很久了,可以猜想:诗人到这个世上来,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。我们说这几句话深刻,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着比较,同“过去”的比较。至少,诗人听前辈讲述过以前的情况。而由诗中所反映出的哲理,及下一章的沉重一笔看,诗人是掌握文化的人。
诗的第三章写诗人于夜晚去看自己所下的鱼罶,希望能有所收获。能吃的草都被吃了,水中的鱼,自然也会有很多人去打捞,所以,白天是不会有所得的。但夜晚去看,只看到自己细瘦干枯的身材上一个头,显得格外大,水面平静,可见倒映的三星,同样一无所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