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思想学说的核心“仁者,人也”,“仁者,爱人。”孟子认为,对百姓的“仁”和“不仁”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,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,得民心就需要“仁政”,要求统治者以“仁爱”之心对待百姓,使百性心悦诚服,以达到“王天下”的政治目的。
怎么才能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呢?孟子认为统治者不能穷奢极欲,不管百姓死活,而是对百姓的剥削要有一定的限度,具体说来就是:一定要保证他们上能奉父母,下能养妻小,好年头能吃饱,坏年头也不致于饿死。具体的办法就是:恢复周时的二十税一,征发劳役须在保持正常生产的基础上,不得滥用人力。
基于以上对民实施仁政的思想,孟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力、动辄尸横遍野的不仁不义的残酷战争。他把当时那种争雄天下的残酷战争称为“春秋无义战”,还抨击发动战争的人“罪不容于死”。
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、“民为贵”的民本主义思想,可谓远见卓识,对后世影响难以估量。事实上,直至今日,它在我们的社会政治中仍发挥不可抵估的效力,我们目前的“执政为民”的施政思想,似乎跟它渊源很深。
孟子的性善说孟子认为,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,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”,人们通过修身养性,均“可以为尧舜”。社会上之所以有好人、坏人之别,那是后天的教育和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。因此,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,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。
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不仅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,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。他对教育十分重视和热爱,把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视为君子的“三乐”之一。他游说诸侯、宣传仁政的同时,还招收了大批学生,即一边从事政治活动,一边讲学授徒。这一点,他与孔子并无二致。事实上,与孔子一样,他也把实现政治理想视为教育的根本目的,即所谓“学以致道”,把仁义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。孟子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,虽然在有些方面(例如因材施教)继承了孔子,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独有的教育方法,例如“言近指远,守约施博”,是说教育者要由近及远、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;要能够以简单易懂的道理去驾驭、分析复杂的事物。
孟子在文学上的思想和成就孟子在文学思想上也有一定的成就。由于他对《诗经》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,所以在引《诗》以叙事明志和评论《诗经》中,孟子创造性发表了一些如何读《诗》、如何理解《诗》的精湛看法,如“知人论世”说,对后世影响极大,为后来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另外,他的著作《孟子》行文磅礴,富于情感,也受到了后人的推崇。汉代贾谊的《过秦论》,其气势,其感情,都酷似孟子。
生活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