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碰和牌的打法,《牧猪闲话》是这样讲的:“抹得三页同色者曰‘坎’,曰‘碰’,四页同色者曰‘开招’,五页同色者最难得曰‘活招’。”意思是说,在同一门中,依次连成三张牌,叫“碰”或“坎”,比如“一万”、“二万”、“三万”,“二并”、“三并”、“四并”等。同一门中依次连成四张牌叫“开招”,比如“三条”、“四条”、“五条”、“六条”,“一万”、“二万”、“三万”、“四万”等。在同一门中按顺序五页相连叫“活招”。
默和牌和碰和牌的打法出入不大,碰和牌略复杂一点。打牌时,每人先揭一张牌,揭得“么头”者先抹牌、先出牌?其次以顺时针方向排出顺序。揭不出“么头”,则比牌的大小,或用骰子比点数亦可。
除了四人,纸牌还有五人、六人的游戏形式。五人游戏,用一百二十张牌,每人抹二十张,余二十张六人游戏则用一百五十张牌,每人二十张,余二十张。尔后,通过打牌、抹牌、吃进等方法,逐渐把自己手中的牌组成“对子”、“坎”、“开招”、“活招”等,即可亮牌。亮牌后,互相比牌,“活招”胜“开招”,“开招”胜“坎”,“坎”胜“对子”,单张则依所在门及牌色论大小,最后决出输赢。
纸牌,这一脱胎于马吊,产生与明末,盛于清的纸上游艺,在流行的数百年间,曾由南渐北,广泛地流行在民间。今天在南方、北方的城乡,一些老年人每值闲暇还常以斗纸牌为娱乐。纸牌游艺的这种广泛的传播性,是它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所决定的。
麻将
麻将,又称“麻雀牌”,也叫“雀牌”,是由马吊博戏变化、发展而来的一种牌游艺。清代徐珂在《清稗类钞·赌博类》中有着这样的记载:“麻雀,‘马吊’之音之转也。吴人呼禽类如‘刁’去声读,不知何义。则麻雀之为马吊,已确而有征矣。”也就是说,麻将是由马吊牌丰富和发展而来的,但是,把“麻雀”与吴人呼禽类的声音搞在一块,似乎牵强些。一般而言,“麻”字可能是马吊牌之“马”字的音转,并直接从先于麻将的“麻雀纸牌”承续下来“将”宇是因为玩法规定,在一副牌中必须有两张同样的牌组成的一副对子,这副对子叫“将”牌,二者合之,遂有“麻将”之称。
关于麻将游艺出现的具体时间,近人杜亚泉先生在《博史》里曾有过这样的考证:“马(麻)将牌始于何时,不能确定,但当较默和牌略后。默和牌始于明之末造,则马(麻)将牌之改作当在明亡之后矣。相传谓马(麻)将牌先流行于闽粤濒海各地及海舶间,清光绪初,由宁波江厦延及津沪商埠。大约明亡以后,达官贵胃及其宗亲子弟,各奔于浙闽两粤之海上,故流传此牌……此时已改制骨牌,且加梅兰竹菊,琴棋书画等花张称为花马麻将,逐渐流行,由滓沪波及全国,盖已五十余年矣。”由此可见,麻将牌的出现大约在明末清初。
在麻将牌中,包含着马吊、麻雀纸牌等游戏的合理部分流淌着博戏远祖、近祖的血液。我们不妨先看一看麻将牌的构成:
一副麻将牌计有:万子、索子、筒子、三箭、四风、季花六部分。其中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