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姚崇当然不是随便哭的,他看到武三思未除,断定将来必有后患。果然,善于迎合人的武三思,深得唐中宗信任,并且与韦后互相勾结,后来执政,杀了张柬之、桓彦范等五人。姚崇因为在送别武后往上阳宫时曾泪流满面,证明他没有意图参与政变,所以没有受到牵连。
姚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大智大勇者。他不仅具有超前的政治眼光,而且还拥有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。在看到武三思未被除掉时,他为自己留下了后手——以满脸的泪珠讨好了武三思,从而使自己在后来的政变中躲过了一场祸患。
所谓古之善用兵者,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,众寡不相恃,贵贱不相救,上下不相收,卒离而不集,兵合而不齐。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。
孙子在这里提出了“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”的战争指导原则。这种原则主要是使敌人前后不能相救,上下不能相及,从而阻断敌人内部的有机联系,达到降低敌人战斗力的目的。总之,军事行动要以对我方有利为前提。
战国时,魏国出兵攻打韩国,韩国请求齐国出兵援助。齐宣王召集大臣商议此事。当时魏国谋士邹忌不主张出兵援助,田忌则主张出兵相救。孙膑认为,齐国不必急于出兵相救,因为在韩、魏两国军队还没有遭到重创以前,齐国出兵是代替韩国承受魏军的攻击,而且还要听从韩国的指挥。况且在这次战争中,魏国已决心与韩国决一死战,所以韩国才向齐国求援。齐国可以先同韩国结交,然后待魏、韩两国军队人困马乏、筋疲力尽时,再出兵相救,则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好处。齐王听从了孙膑的建议,最后于马陵大败魏军。
孙膑继承了先祖的衣钵,是“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”的忠实执行者。在齐国是否出兵援韩这件事上,他几乎做到了滴水不漏,从而占尽了便宜。如果依照邹忌或者田忌的主张,是收不到这种效果的。
“合于利而动”,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,它反映了企业经营的本质是追求利润。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因利而动,这不仅是企业的本质,而且也是衡量企业行为的根本标准。
者973年,扎伊尔发生了内乱,日本三菱公司的市场分析人员认为,与扎伊尔相临的世界重要的铜矿产地——赞比亚有可能会受到动乱的影响。于是,他们密切注意该地区的军事动向。不久,叛军向赞比亚边境运动。三菱公司认为叛军若切断交通,势必会影响赞比亚的铜锭输出,从而波及世界的铜锭价格。在认真分析局势之后,三菱公司果断决策,趁叛军尚未切断交通,低价大量购进市场上的铜。后来叛军果然切断了交通,世界市场的铜价随之大涨。日本是原料进口大国,铜价上涨之后,日本国内对铜的需求量有增无减,三菱公司趁机高价抛售以前收购的铜,结果发了一笔横财。
说起来,日本三菱公司并不是专门做铜生意的,可是公司的分析人员从扎伊尔的政治动乱中发现了商机,反正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利,所以三菱公司没有错过这一赚钱的好机会,他们毫不犹豫地大量购进市场上的铜,然后趁机抛出,最后获益匪浅。
俗话说“良禽择木而栖”,忠臣定想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。可事实上,一位良臣并不一定能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君主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忠臣宁可隐居一生,也不要助纣为虐,与昏君为伍。
商朝的末代之君帝辛,也就是商纣王,曾经征夷四方,战功显赫。可是等到国家安定下来后却不理朝政,变得残暴而又荒淫。
面临国家的深重灾难,微子曾同太师箕子、少师比干商量自己出走之事。箕子忧心忡忡地认为:现在假若帝辛能够好好地治国,眼见到国家太平,就算死了也无憾。如果自己死了都不能换得国家的清明,还不如早日离开的好。在纣王醉生梦死、国运风雨飘摇之际,箕子仍希望纣王改过自新,重整国威。可是这一切都是他的空想,后来他因无奈而装疯,竟被纣王当作奴隶一样囚禁了起来。
武王伐纣之后,被囚禁为奴的箕子也得到了解放。箕子怀着亡国之痛,不愿事周为臣,遂率人来到朝鲜半岛,终其一生。